從車方機床行業悖論看方向選擇
日期:2018-08-24 瀏覽:437
隨著中國速度曾經的極致發揮,國內車方機床工具市場迅速擴大,以至于使其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消費國、第一大生產國和第一大進口國。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機床工具行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5752家。如果加上那些難以計數的小微企業,國內機床工具行業的企業數量無疑是全球第一。但這并不足以使其構成一個完整健全的產業鏈。高端刀具基本依賴進口,自動化量儀基本為外企壟斷,功能部件無論在質量和數量方面都與國外廠家差距巨大,全國的滾動部件總產量還不如臺灣一家企業,機床主軸用高速、高精度、高負載的精密、超精密軸承幾乎空白。
老牌的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日本等,其汽車工業發展無一例外地帶動了本國車方機床工業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而中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卻更多惠及了工業發達國家的相關產業。
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目前車方機床行業市場對于低端產品需求不斷下降,中高端產品需求正成為主流。
鑒于機床工具行業多品種、單件、小批、成批生產的特點,國外強勢機床工具企業都是走“專、新、精、強”的發展模式。
產業的發展與競爭力的構建有其內在邏輯。那其中包含著制造文明與哲學。如果說,在經歷數十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們仍然與預期達到的目標漸行漸遠的話,只能說明我們尚不能認識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那么,要改變這種局面到底需要些什么呢?